铁血军魂育武德——记耒阳退役军人肖伟的武术教育传奇
2025-10-17 15:44:5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968

耒阳融媒10月17日讯(记者  江维东)肖伟的人生,始终与“武” 字紧密相连。五岁时,因体弱多病,他踏上习武之路,从此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。十三岁,他怀揣梦想进入少林塔沟武术学校,在数万人整齐划一的呐喊与日夜的刻苦训练中,将武术从兴趣打磨成专业技能。十六岁,凭借出色表现,他入选湖南省散打队,在更高水平的竞技舞台上,不仅精进了攻防技巧,更练就了临危不乱的战术思维。

十八岁,正值青春年华的肖伟,选择将一身武艺献给国家,投身军营。在部队,他将武术功底与军事训练完美结合,展现出过人的实力。2015 年度融军事体育运动会上,他在应急处突专业科目捕俘技术比武中,斩获“防枪捕俘”尖子比武第一名;同年,在部队警卫营神枪手集训中,他夺得九二式手枪无光分解第一名。2016 年,他再攀高峰,在军事体育大比武擒拿反擒拿考核科目中获第一名,基础体能跳远考核科目中分别取得第二名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,还多次荣获优秀义务兵、优秀学兵称号,并完成士官任职培训。军旅生涯虽仅两年,却为他注入了永不言弃的军人基因,让“坚持”与“担当” 成为刻在骨子里的品质。

2016 年退役后,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肖伟,响应国家 “武术进校园” 号召,毅然回到家乡耒阳,开启创业征程。2017 年,耒阳市国武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成立,标志着他“以武育人”梦想的正式起航。

创业初期,困难重重。如何让学校认可、让家长理解武术并非“打架”,成为他首要解决的难题。他独自奔走于各所学校,反复讲解武术对青少年体魄、意志和品格培养的独特价值。军人的韧性与武者的执着,支撑着他熬过最艰难的起步阶段。

就在事业刚有起色,团队初具规模时,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课程全面停摆,收入骤降,团队工资、场地租金等支出却丝毫未减。负债累累的肖伟,遭遇了人生“至暗时刻”。但部队里“最困难的时刻,就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刻” 的信念,让他从未想过放弃。他迅速调整思路,带领团队开拓线上教学,利用停课期打磨课程、培训师资。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头,他们一步步走出低谷,让“武术进校园”的脚步愈发坚定。

如今,肖伟的 “国武武术” 课程已覆盖耒阳市二十余所中小学校,五万余名学子从中受益。他还精心打造了两家专业训练基地,其中位于 “原新华大酒店” 三楼的基地,投资超 200 万元,面积达 1500 平方米,以国学文化为主题,配备专业设施与精英教练团队,成为耒阳青少年习武的理想场所。在教学中,肖伟始终秉持 “武术教育不只是教动作,更是育人心” 的理念,将部队优良作风融入企业管理,要求教练们不仅传授武术技能,更注重传承中华武德,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与爱国情怀。

今年9 月,耒阳市第一届青少年校园武术锦标赛在耒阳一中体艺馆精彩落幕。来自全市 21 所学校的 300 余名校园 “武将” 同台竞技,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魅力。赛场上,少年武者们眼神锐利、拳脚生风,沉稳的抱拳、精准的腾跃打击赢得阵阵喝彩。而这场赛事的背后,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 —— 退役军人肖伟。

作为耒阳市“武术进校园”项目的推动者,他用多年坚守,让武术之花在耒阳校园绽放,惠及五万余名学子。耒阳市作为湖南省首批实施武术进校园的试点县,此次青少年校园武术锦标赛的成功举办,正是当地体教融合成果的集中检验。耒阳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 “武术进校园” 项目,实现了普惠与竞技相结合,既选拔出优秀武术苗子,又让全市学生享受武术运动乐趣,推动了学校体育 “百花齐放”。

从军营尖兵到校园武师,肖伟的身份在变,但对武术的热爱与传承的初心始终未改。未来,他计划进一步扩大 “武术进校园” 的覆盖范围,让更多孩子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,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力量。在耒阳这片热土上,肖伟用行动诠释着“退役不褪色”的军人本色,书写着一名武术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
一审:梁斌
二审:杨明涛
三审:谢翰林

责编:徐霞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